總說
蛇蛻皮-為什麼?
遵循所屬物種的法則
由於厭離
藉助支撐物
努力
比丘捨棄今生和來世
遵循所屬物種的法則-戒律
由於厭離-存在產生的苦
藉助支撐物-尋求善知識
努力-正精進
比丘的意義
認真地致力於實踐圓滿教法的人
凡是追隨教理者,不論神或人,都稱作比丘
ora-pāra
含義
河的兩岸
今生和來世-唯有涅槃超越存在
低劣與殊勝
執取殊勝與低劣的分別,必定產生痛苦
放棄兩邊是結束旅程最後的目標
過程
堅定地選擇殊勝以對抗低劣
不對它們產生執著並隨時準備丟棄
善巧引導
平衡、調和並增強五根
偈頌
忿怒kodha
忿怒比喻為被蛇咬後,在體內迅速蔓延的蛇毒
什麼?
忿怒(kodha)是一種瞋恨的結果
瞋恨(dosa)-涵蓋一切的憎惡,從最輕微的不喜歡到最強烈的暴怒
此處選用忿怒是最強烈的
為什麼先處理?
是重大的弊害,但(比較)容易克服的
重大的弊害
直接陷入野蠻舉止的最惡劣情境-惡口、暴行等
墮入惡道
比較容易克服
內心的不愉快,與人類普遍追求快樂的願望背道而馳
已經了解淨化內心的必要...瞋恨不難克服
完全認同自己的嫌惡...瞋恨難以克服
如何處理?
慈心
強烈地抑制忿怒...之後用適當的方法完全消融怒氣
過患
能使眾生牢牢地綁住彼此
將懷恨者導入悲慘的非人世界
種族的、國家的、宗教的、階級仇恨
何時滅-在不來果階段
貪欲rāga
貪欲比擬為美的象徵-蓮花
容易忘記-很快枯萎並失去美麗的吸引力
什麼?
引起摘取的欲望
難以除去
貪愛-範疇廣-表現為渴愛、無止盡的需要,以及一向匱乏的狀態
過患
必然導致痛苦
當所貪愛的對象消失
或無法得到時
當他的欲望消褪或變化時,被愛者也會感到苦
何時滅?
在阿羅漢的階段
渴愛taṇha
渴愛比喻為湍急的水流
三種
欲愛kāma-taṇha
對心理所產生的影響
無底深淵-雖然得到欲求,卻得不到安適與平靜
每天都渴望重新得到滿足
滿足感官的習慣->產生害怕空虛的心理
對於自由
不節制感官的渴愛->沒有或缺乏人性、接近動物
不受約束的感官->降低選擇的自由
無有愛vibhava-taṇha
企求不存在-比喻為個人生命河流的氾濫
是全然絕望的結果,與沈醉於世間的情況正好相反
表現為斷見
有愛bhava-taṇha
對心理所產生的影響
是無休止的生命之河
以各種的盼望、想像來渴望生命的永恆-常見
是推動生命輪迴的力量
表現為許多形式
渴望變化
讓人捨棄此時、此地,而於他方、彼時尋求幸福
或無視於實際所擁有的,而憧憬於尚未到手的
渴望不斷擴張生活領域
為自己尋求感官或心靈新體驗的人
或為自己擁有面對生活的好本事而感到自豪的人
以及從自己的創造力得到樂趣的人
想要活下去
不停地以希望新奇或滿足自傲來引誘人
見識廣遠
搜尋未知
阿羅漢-已解脫三種渴愛
我慢māna
我慢比擬為脆弱的竹橋
易碎、不穩固
很容易為少許的輿論所煩亂
可被一個愚人挖苦的言論所傷害
或因挫折、失敗和不幸而墜入萬丈深淵
我慢根源於自我的信仰
三種
認為自己優於他人
認為自己與別人平等
或比別人差
阿羅漢-已解脫三種我慢
堅實sāra
比擬為無花樹中花
死亡的恐懼->對安全的渴望->追求某種永恆
對安全的渴望->追求某種永恆
佛陀
這個世界完全沒有實心
合乎道德要求的思想和行為的道路,才能引導我們脫離痛苦
忿怒kopa
較溫和的瞋
相狀
針對人-源自於覺得遭人冒犯或受到虧待
針對非人-長期的不幸,而生活在不公平
表現
生氣的言語、行為,或苦惱
報復與攻擊的行為
陷入長期的不滿、憂鬱與悲觀
如何處理
針對人
源自-人際關係衝突
化解-寬恕、諒解人們都是自己業力的繼承者
針對非人
源自-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變化
化解-了解並接受生命無常的本質,對業的了解
二者-化解-公平地檢驗事實,再加上容忍與同理心
何時滅-在不來果階段
尋思vitakka
三種-貪、瞋、害
五種除尋思
轉移
厭惡
不要憶念或專注其上
回溯原因
強力地鎮壓
戲論papañca
不急亦不緩-行於中道,並平衡五根
太急-極度發展
太緩-沈重或保守
虛妄vitatha
世界loka
離貪vītalobha
離愛vītarāga
離瞋vītadosa
離癡vītamoha
隨眠anusaya
犯戒
不善、邪惡的行為與語言
能暫時被戒律所制伏
纏
有染污的念頭
能暫時為禪定所降伏
隨眠
四種果所生起的智慧所漸除
不安daratha、欲念vanatha
不安
相-表現出苦惱、恐懼和擔心,以及這些情緒所引起的緊張、沉悶與沮喪
範圍
使心沈重的牽掛和擔心
各種不安
擔心自己和他人,擔心死亡和生活
內在衝突所導致的緊張與不安
沒有安全感、無助和寂寞
由前者產生的苦惱,並恐懼未知
影響
變得退縮、逃避現實
焦慮症
欲念
範圍
主動地追求
五欲之樂
自然和藝術方面,美的魅力
貪得無饜的抓取、保有和囤積的強烈決心,渴求權力與支配力
被動地享受
順從、臣服的需求與內在滿足
希望依附在某人或某團體關係的保護下
隨順習慣與風俗的安適感
英雄崇拜和領袖信仰
向自己的上帝獻上神秘之愛
種類
忠貞或自我犧牲的愛
激發人們在許多領域的偉大創造力
互動
不安(恐懼)和欲念(渴愛)彼此互生,也彼此牽制
恐懼與不安
遭受威脅時會生起強烈的執著
並渴望達到安穩的方法
貪
貪有時會受到恐懼的限制
貪也能束縛恐懼
五蓋pañca-nīvaraṇa
貪、瞋-內在的箭矢
掉舉惡作、昏沉睡眠-平靜
疑-度脫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