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费曼技巧(The Feynman Technique)
    1. 费曼技巧很简单:
    2. 1. 拿张白纸;
    3. 2. 在白纸顶部写上你想理解的某想法或某过程;
    4. 3. 用你自己的话解释它,就像你在教给别人这个想法。
    5.   最要紧的是,对一个想法分而化之,虽然可能重复解释某些已经弄懂的知识点。 但你最终会到达一个临界点,无法再解释清楚。那里正是你需要填补的知识缺口。 为了填补这个缺口,你可以查课本、问老师、或到互联网搜寻答案。 通常来说,一旦你精准地定义了你的不解或误解,找到确切的答案则相对而言更轻松。
    6. 具体应用
      1. 对付你完全摸不着头脑的概念
        1. 对此,我仍坚持使用费曼技巧,但翻开课本,找到解释这个概念的章节。
        2. 我先浏览一遍作者的解释
        3. 然后仔细地摹仿它,
        4. 并也试着用自己的思维详述和阐明它。
        5. 如此一来,当你不能用自己的话写下任何解释时,“引导式”费曼技巧很有用处。
        6. 这里有个例子,展示我如何理解摄影测量学。
          1. http://www.scotthyoung.com/mit/photogrammetry.pdf
      2. 对付各种过程
        1. 你也能通过费曼技巧去了解一个你需要用到的过程。
        2. 审视所有的步骤,不光解释每一步在干什么,还要清楚它是怎么执行的。
        3. 我常这样理解数学的证明过程、化学的方程式、与生物学的糖酵解过程。
        4. 这里有个例子,展示我如何想到怎么实现网格加速。
          1. http://www.scotthyoung.com/mit/grid-accel.pdf
      3. 对付各种公式
        1. 公式,应该被理解,而不只是死记硬背。
        2. 因此,当你看到一个公式,却无法理解它的运作机理时,试着用费曼技巧分而化之。
        3. 这里有个例子,展示我如何理解傅里叶分析方程。
          1. http://www.scotthyoung.com/mit/fourier.pdf
      4. 对付需要记忆的内容
        1. 费曼技巧,也可以帮你自查是否掌握非技术类学科那些博大精深的知识概念。
        2. 对于某个主题,如果你能顺利应用费曼技巧,而无需参考原始材料(讲义、课本等),就证明你已经理解和记住它。
        3. 这里有个例子,展示我如何回忆起经济学中的掠夺性定价概念。
          1. http://www.scotthyoung.com/mit/predatory-pricing.pdf
    7. 形成更深刻的直觉(Deeper Intuition)
      1. 类比、可视化、简化
        1. 类比:你理解一个想法,是通过确认它与某个更易理解的想法之间的重要相似点;
        2. 可视化:抽象概念也常成为有用的直觉,只要我们能在脑海为它们构筑画面, 即使这个画面只是一个更大更多样化想法的不完全表达;
        3. 简化: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说过,如果你不能给你的祖母解释一样东西,说明你还没有完全理解它。 简化是一门艺术,它加强了基础概念与复杂想法之间的思维联系。
      2. 用费曼技巧去激发这些直觉
      3. 深入分析,看能不能用以上三种直觉来阐释它。
        1. 就算是借用已有的意象喻义,也是情有可原的
          1. 例如
          2. 把复数放到二维空间里理解,很难称得上是新颖的,但它能让你很好地可视化这个概念,让概念在脑海中构图成型
          3. DNA复制,被想象成拉开一条单向拉链,这也不是一个完美的类比,但只要你心里清楚其中的异同,它会变得有用。
    8. 概要
      1. 对想法分而化之
      2. 精准的定义自己的不解或误解
      3. 填补无法再解释清楚的知识缺口
  2. 钻研(The Drilldown Method)
    1. 第一阶段:知识面覆盖
    2. 第二阶段:练习
      1. 做练习题,能极大地促进你的知识理解。
        1. 两个效率陷阱:
          1. 2. 题海战术:
          2. 过程缓慢、效率低下。
          3. 正如有人以为学习是始于教室终于教室,一些学生也认为大多数的知识理解产自练习题。是的,你总能通过题海战术最终搭起知识框架,但过程缓慢、效率低下。
          4. 1. 没有获得即时的反馈:
          5. 研究表明,如果你想更好地学习,你需要即时的反馈。
          6. 因此,做题时最好是答案在手,天下我有,每做完一题就对答案,自我审查。 没有反馈或反馈迟来的练习,只会严重牵制学习效率;
        2. 建立更好直觉
          1. 费曼技巧(The Feynman Technique)
        3. 非技术类学科
          1. 掌握概念而不是解决问题
          2. 只需要完成最少量的习题
          3. 最好花更多的时间在第三阶段,形成学科的洞察力。
    3. 第三阶段:自省
      1. 使用费曼技巧
        1. 费曼技巧(The Feynman Technique)
        2. 当你能准确识别出你不懂的知识点时, 这个技巧助你填补知识的缺口
        3. 即使你真的理解了某个想法,它也能让你关联更多的想法,于是,你可以继续钻研,深化理解。
    4. 随着不断地深入理解知识,你可能会周而复始地经历这些阶段。 你刚开始读一个章节,只能有个大概的肤浅印象, 但做过练习题和建立了直觉以后,你再回过来重新阅读, 又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即温故而知新。
  3. 这个过程不只是适用于学生, 也同样有助于学习复杂技能 或积累某话题的专业知识。
  4. 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1. 更深层次的知识加工,与时而反复的温故知新,在某些情况下会加倍你的学习效率
    2. 刻意练习
      1. 是的,“刻意练习”方面的研究表明,没有正确的方法,学习将永远停滞。
  5. 知识联系很重要,因为它们是了解一个想法的接入点。这些见解,常在你懂的和你不懂的之间建立联系。 调试排错也同样重要,因为你常常犯错,这些错误究根到底,还是知识残缺,胸无成竹。 贫瘠的理解,恰似一个错漏百出的软件程序。 如果你能高效地自我调试,必将大大提速学习进程。 建立准确的知识联系与调试排错,就足够形成了深刻的问题见解。 而机械化技能与死记硬背,通常也只在你对问题的本质有了肯定的直觉以后,才有所裨益。
  6. 采铜:强迫自己通过严密的知识推演,来找出当前的知识缺陷,从而快速填补。
  7. 采铜:靠的不是速度本身,而是理解的深度
  8. SCOTT YOUNG
    1. 十天学会线性代数
      1. 加速学习
        1. ——加速理解—— 洞悉问题,加深理解 快速掌握复杂信息
          1. 1. 建立知识联系;
          2. 2. 自我调试排错。
  9. 刘虓震:人家10天是至少一百小时实打实的学习 我更感兴趣的是他如何自我管理,保证12个月都能坚持学习
  10. warfalcon
    1. 对其方法的讨论
      1. 每天10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而且坚持了一年
        1. Scott Young这12个月每周学习六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
        2. 去除休息、吃饭、卫生间的时间,大约在10小时左右。
        3. 这是时间安排不是在学校上课,完全是自己安排的,这需要很强的注意力和意志力。
      2. 能稳定保持每天10小时的注意力非常困难
      3. 每天学习10小时,10天左右就要考试一次,并通过
        1. 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 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放松, 只要持续二、三个月左右就会达到一个瓶颈,理解能力和心理状态无法继续, 这个瓶颈会重复出现,就象考研时很多人前几个月都能坚持下去,但到6、8月之后就无法坚持。 重复三次左右会面临一个临界点,度过这后就很容易继续了。
          1. 持续一年时间严格按照计划来,并雷打不动的执行下去,这种意志力、执行能力和时间安排很恐怖
      4. 很好的放松、保持兴趣并理解所学的内容
        1. 做不到这二点,很难坚持。
    2. 补充
      1. 如何有效的放松?
        1. 了解自己的注意力曲线,接近或达到临界点时休息一下,别让自己的注意力透支;
        2. * 培养一门体育运动或学会一门乐器,太累的时候就去做一做,特别是运动比如慢跑效果很不错;
        3. * 规律、稳定的作息+良好的睡眠能解决很大的问题;
        4. * 每周1-2次的全身按摩;
        5. * 每天两次淋浴或买个好点的按摩浴缸定期泡个澡或泡泡浴之类,洗个淋浴时能起到一种非常奇妙的清洁感觉,不管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
        6. * 坚持每天静坐;
        7. * 结婚之后规律的性生活,大致一周二次;
        8. * 定期的朋友聚会,互相聊聊天;
        9. * 阅读一本精彩的小说、看场电影、一顿美食或甜品;
        10. * 做白日梦,学会发呆;
        11. * 催眠术里还有专门的放松技巧,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教,要练习一段时间才能掌握
      2. 学习技巧
        1. 通过视频和主题阅读来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形成知识地图,通过对基础概念和知识点的深入理解构建知识体系的主体框架, 理论来说就是用80%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20%最重要的知识点上。同时需要把新学到的知识点跟大脑中以前的知识点做好连接。 并根据每节课的学习进度进行实时反馈测试掌握情况,找出理解中的弱点进行补充完善。 最后通过合理的记忆和复习技巧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3. 刻意练习
        1. 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 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 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
        2.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1. 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2. 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
          3. 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
          4. 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
          5. 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
        3. 2. 大量重复训练
          1. 比较强调“分块”练习。 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看专家是怎么做的。 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 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
          2. 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
          3.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
        4. 3.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1. 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2.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 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 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 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 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 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3. 一个真正好教练是什么样的?
          4. 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5. 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 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
          6. 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划
          7. 他们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 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
          8. 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9.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
          10. 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 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 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11. 刻意练习是 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
        5. 4. 精神高度集中。
          1.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
          2. 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
          3. 历史练习总时间区分了水平高低
          4. 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
        6. 关键因素在于明智地使用时间。练习的技巧才能使人臻于完美。
        7. 我们应该怎样将这些技巧运用于关键行为,从而增强自身的影响策略?
          1. (1)要求在短时间内高度集中精力
          2. (2)依据明确的标准提供及时反馈
          3. 获得按照标准提出的明确而频繁的反馈
          4. 练习某种技巧所花时间的长短,远没有获得按照标准提出的明确而频繁的反馈重要。
          5. 一旦测试测试变得频繁,它就成为熟悉的事物,就不再是令人畏惧的大事。它使人们能看到自己在特定标准下的表现。
          6. (3)将成功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
          7. 在关注具体成绩水平时,优秀者设立目标旨在改善行为和过程,而非结果。
          8. 提供明确具体的方法,并为这一方法设定短期、具体、简单且低风险的目标, 以使复杂、长期、笼统、高风险的任务变成简单、短期、具体而零风险的任务。
          9. 优秀球员关注的是技术性的目标,如“将手肘放在身体两侧”和“出手的角度”。
          10. 差一点的运动员关注的是结果性的目标,如“这次我要连续得十分”。
          11. (4)准备应对挫折:增强抗风险能力
        8. 这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比如 非常规律作息习惯、 固定的体育锻炼、 饮食上的配合、 高质量的睡眠、 放松技巧、 实时反馈、 主题阅读、 刻意练习、 加速理解、 合理复习和记忆技巧, 并把这几项都形成习惯,不断的进行调整,直到最终达成目标。
  11. 采铜
    1. 好好去理解和思考他的方法、思路和见解,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些方法、思路和见解,是非常正确和有价值的!
    2. 快速学习?实际上就是“正确学习”!
    3. 进攻式学习
      1. 进攻型学习,就是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冲锋陷阵: 有明确的目标、路线和战术,全身心投入,殊死一搏。
      2. 每一步的学习都有目标和意义。
        1. 好的学习过程,不仅是要知道“现在我该学什么”,还要知道“下一步我要学什么”,以及“每一步的学习对于整个课程的学习意味着什么”。
        2. 首先要建立一种全局观,这样你才能知道先学什么,再学什么,你才能知道学什么是最重要的,学什么则不重要,你才能知道你所学的这些和那些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看一本书的正确步骤,是先好好地研究一下目录,通过目录了解了全局,这样当你读任一章节时,就不仅仅是读这一章节,而是和全书的其他部分联系起来——但是我知道,大多数人都不会看认真目录。
      3. 主动寻找问题、漏洞和麻烦,而不是让它们来找上你。
        1. Scott推崇的费曼技巧,就是强迫自己通过严密的知识推演,来找出当前的知识缺陷,从而快速填补。
      4. 集中、专注和投入,努力进入和维持“心流”状态。
        1. 集中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件事情,专注和投入,是做好一件事情的不二法门,更是做好一件高难度事情的必经之路。
        2. 如果掌握某一门课程需要100个小时,那么把这100个小时集中在两周比分散在6个月的效果要好很多,因为至少这两个星期里,这门课程的知识在你大脑中处于半激活的状态,可以轻易地提取和加工,知识之间也更容易相互关联,也更容易构建体系,这就是集中学习的好处。
        3. 而“心流(flow)”是指在一个时间段(如几个小时)内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的状态,对于学习者来说,这就是“无敌”模式。
      5. 强调深入思考的作用。
        1. 靠得不是速度本身,而是理解的深度
        2. 只有深入思考, 才能最短时间内找到知识背后的规律, 才能举一反三,从而减少大量无效的重复学习, 也才能快速完成练习